描述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目錄
第1章 認識MediaPipe
▌1-1 MediaPipe 是什麼?概念與應用 1-1-1 MediaPipe 的背景與起源 1-1-2 MediaPipe 的核心架構 1-1-3 MediaPipe 在 Python 上的應用優勢 1-1-4 安裝MediaPipe 1-1-5 如何升級或降級MediaPipe 版本 ▌1-2 主要應用領域與實際案例 ▌1-3 MediaPipe 的程式核心Calculator 和Graph ▌1-4 驗證是否可以正確使用MediaPipe 模組 1-4-1 MediaPipe 的「Hello, world!」程式測試 1-4-2 Calculator 和 Graph 解釋人臉偵測程式 1-4-3 影片讀取與人臉偵測 1-4-4 無限迴圈播放影片
第2章 掌握影像輸入 - 攝影機與影片的運用 ▌2-1 取得影像來源(Webcam / 影片檔) 2-1-1 Webcam(即時攝影機) 2-1-2 影片檔案 2-1-3 儲存影片檔案 ▌2-2 更改影像大小 2-2-1 攝影機的輸出解析度(Frame Capture Size) 2-2-2 程式中顯示視窗的大小(Window Display Size)
第3章 人臉偵測 ▌3-1 人臉偵測的意義與應用範圍 3-1-1 基礎定位功能 3-1-2 各式應用情境 3-1-3 核心地位 3-1-4 章節範圍與進階議題的預告 ▌3-2 MediaPipe Face Detection 基本流程 3-2-1 建立模組物件 3-2-2 認識FaceDetection( ) 函數 3-2-3 函數初始化與主要參數 3-2-4 取得人臉 Bounding Box 與基礎關鍵點 3-2-5 process( ) 的輸入要求 3-2-6 未偵測到人臉 3-2-7 With 關鍵字的應用 ▌3-3 註解人臉位置與關鍵點數據 3-3-1 中文註解人臉位置與關鍵點數據 3-3-2 手工繪製人臉框和關鍵點 ▌3-4 MediaPipe 輔助繪圖模組 3-4-1 drawing_utils 輔助繪圖基礎觀念 3-4-2 draw_detection( ) 函數 3-4-3 自訂顏色、大小、粗細 - DrawSpec( ) ▌3-5 多人照片人臉偵測 3-5-1 多人照片人臉測試基礎 3-5-2 處理無法偵測到全部人臉的問題 3-5-3 偵測更多臉的實作 3-5-4 人臉編號與信心分數 3-5-5 MediaPipe 未說明的機制 ▌3-6 多人影片人臉偵測 ▌3-7 多人即時攝影機人臉偵測
第4章 語音輸出與人臉偵測專題 ▌4-1 語音輸出 – 離線模組pyttsx3 4-1-1 pyttsx3 的特點 4-1-2 基本用法 4-1-3 語音引擎屬性設定 ▌4-2 人臉偵測的應用 ▌4-3 安全監控 ▌4-4 新聞報導人臉馬賽克 4-4-1 圖像馬賽克原理 4-4-2 設計新聞報導時的人臉馬賽克系統 ▌4-5 智慧型攝影對焦 4-5-1 圖像亮度調整原理 4-5-2 圖片人臉亮度調整 4-5-3 智慧型攝影對焦 – 整體畫面調整 4-5-4 智慧型攝影對焦 – 臉部畫面調整
第5章 人臉關鍵點偵測 - 68 點模型 ▌5-1 緣起與背景 5-1-1 人臉偵測與關鍵點在電腦視覺中的地位 5-1-2 從人臉偵測到關鍵點定位的演進 ▌5-2 68點模型概述 5-2-1 模型來源與資料庫 5-2-2 68 個關鍵點的位置分佈 5-2-3 模型優點與限制 5-2-4 為何選擇 68 點模型 ▌5-3 Dlib 模組 - 人臉偵測基礎 5-3-1 初始化人臉偵測器 5-3-2 get_frontal_face_detector( )的核心技術 5-3-3 解析detector ▌5-4 Dlib 68 點人臉關鍵點偵測 5-4-1 dlib.shape_predictor( ) 的基本概念 5-4-2 解析predictor 5-4-3 標記人臉68 個關鍵點 ▌5-5 人臉對齊 5-5-1 演算法硬功夫處理人臉對齊 5-5-2 應用場景 ▌5-6 多人臉的偵測 5-6-1 多人臉與關鍵點的偵測 5-6-2 多人臉68 點關鍵點容器 5-6-3 多張人臉對齊實作 ▌5-7 AI 貼圖(AI Stickers) 5-7-1 什麼是 AI 貼圖 (AI Stickers) ? 5-7-2 AI 貼圖的技術核心6 5-7-3 愛心圖片貼到雙眼的實例 5-7-4 AI貼圖的應用場景
第6章 疲勞駕駛與表情識別 ▌6-1 疲勞駕駛偵測 6-1-1 疲勞駕駛的主要偵測方法 6-1-2 眼睛開合比 (Eye Aspect Ratio, EAR) 6-1-3 嘴巴開合程度偵測 (Mouth Aspect Ratio, MAR) 6-1-4 疲勞駕駛偵測實作 ▌6-2 人臉表情識別系統 6-2-1 相關表情關鍵點解析 6-2-2 6大主要情緒對應表
第7章 AI 變臉 ▌7-1 AI 變臉 – 演算法原理 ▌7-2 變臉程式設計 7-2-1 程式設計 7-2-2 主程式分析 ▌7-3 程式重點函數分析 7-3-1 三角剖分 (delaunay_triangulation) 7-3-2 三角形仿射貼合(Triangle Affine Warp) 7-3-3 膚色高斯化校正(color_transfer_gaussian) ▌7-4 圖像貼合的羽化遮罩處理 7-4-1 圖像貼合不自然的銜接 7-4-2 Feathering(羽化)的原理
第8章 MediaPipe Face Mesh 高精度468點人臉識別技術解析 ▌8-1 為什麼需要 Face Mesh? 8-1-1 基礎觀念 8-1-2 傳統人臉框與68 點模型的限制 8-1-3 與 Face Mesh 的對比 ▌8-2 MediaPipe Face Mesh 介紹 8-2-1 即時處理、高效能與易整合特點 8-2-2 468 點模型的全域概念 ▌8-3 認識臉部468 點 8-3-1 高密度人臉關鍵點概述 8-3-2 468 點定位分佈 ▌8-4 MediaPipe Face Mesh 模組 8-4-1 建立模組物件 8-4-2 檢測影像與回傳數據 8-4-3 硬功夫繪製468 點數據 ▌8-5 繪製臉部網格 8-5-1 繪製臉部關鍵點 8-5-2 繪製臉部網格 8-5-3 繪製臉部關鍵部位連線 8-5-4 用錄影機偵測臉部關鍵點 ▌8-6 展示468 點所在關鍵臉部區域的索引點 8-6-1 認識臉部關鍵連線的數據結構 8-6-2 輸出關鍵區域的索引點和像素位置
第9章 Face Mesh 的創意應用 ▌9-1 Face Mesh 的可能應用 ▌9-2 彩妝的應用 ▌9-3 人臉趣味變形 - 向右伸長的嘴角 ▌9-4 唇語動畫設計
第10章 MediaPipe Hands 手勢偵測 ▌10-1 初探 MediaPipe Hands 模組 10-1-1 MediaPipe Hands 功能概覽 10-1-2 21 個關鍵點的座標定義與排列 10-1-3 如何判斷手勢 ▌10-2 偵測手語繪製關節 10-2-1 初始化MediaPipe Hands 物件 10-2-2 hands.process( ) 函數用法 10-2-3 mp_drawing.draw_landmarks( )函數用法 10-2-4 手部點樣式 10-2-5 手部點連線樣式 10-2-6 攝影機偵測應用 ▌10-3 專題實作 - 剪刀、石頭與布
第11章 AI 幻影操控 ▌11-1 MediaPipe Hands 的應用領域 11-1-1 手勢控制 (Gesture Control) 11-1-2 擴增實境 (AR) / 虛擬實境 (VR) 11-1-3 視訊 / 直播互動 11-1-4 AI 虛擬人物 (AI Avatars) 11-1-5 醫療 & 康復 (Medical & Rehabilitation) 11-1-6 企業 & AI 自動化 ▌11-2 判斷 OK 手勢 11-2-1 判斷邏輯 11-2-2 程式實作 ▌11-3 OK 手勢計時器 11-3-1 設計邏輯 11-3-2 程式實作 ▌11-4 手勢幻影操控 11-4-1 設計邏輯 11-3-2 程式實作
第12章 AI 人體姿勢偵測 - MediaPipe Pose ▌12-1 認識MediaPipe Pose 12-1-1 Pose 的特點 12-1-2 Pose ( 人體姿勢偵測) vs FaceMesh( 臉部網格) 12-1-3 Pose ( 人體姿勢偵測) vs Hands( 手部偵測) ▌12-2 33個關鍵點詳細解說 12-2-1 Pose 的33 個關鍵點 12-2-2 MediaPipe Pose 只偵測 11 個頭部點 ▌12-3 MediaPipe Pose 模組 12-3-1 建立模組物件 12-3-2 實作偵測圖像的人體 12-3-3 標記人體33 個關鍵點 ▌12-4 繪製人體骨架 12-4-1 預設環境繪製人體骨架 12-4-2 官方推薦預設繪製關鍵點樣式 12-4-3 自訂繪製格式 12-4-4 多元connections 的應用 ▌12-5 攝影機錄製人體骨架 ▌12-6 AI 人體動作分析 - 座標、距離與角度計算 12-6-1 座標計算 12-6-2 關鍵點的列舉常數 12-6-3 計算關鍵點之間的距離 12-6-4 計算關鍵點的角度 ▌12-7 伏地挺身與深蹲中 12-7-1 關鍵點角度的應用範圍 12-7-2 偵測「伏地挺身中」或「深蹲中」
第13章 AI 靜態圖像與攝影背景去除 ▌13-1 為何需要背景去除? 13-1-1 背景去除的概念 13-1-2 背景去除的關鍵應用場景 13-1-3 背景去除對 AI 偵測的影響 13-1-4 背景去除的技術選擇 ▌13-2 使用 MediaPipe Selfie Segmentation進行背景去除 13-2-1 什麼是 MediaPipe Selfie Segmentation? 13-2-2 Selfie Segmentation 的運作原理 ▌13-3 MediaPipe Selfie Segmentation 模組 13-3-1 建立模組物件 13-3-2 process( ) 方法處理影像 13-3-3 認識回傳值segmentation_mask – 遮罩結構 13-3-4 轉換遮罩為灰階影像 ▌13-4 圖像背景去除實作 13-4-1 設計黑色和白色背景 13-4-2 建立背景是高斯模糊 13-4-3 圖片取代背景 ▌13-5 智慧攝影機背景處理 ▌13-6 AI 背景的創意應用
第14章 AI 全身偵測 – Holistic ▌14-1 Holistic 簡介 14-1-1 什麼是 Holistic 識別? 14-1-2 關鍵點檢測的範圍(臉部、手部、姿態) 14-1-3 Holistic 與其他 MediaPipe 模組的差異說明 ▌14-2 架構與資料輸出 14-2-1 Holistic 識別的流程 14-2-2 關鍵點資料的結構 14-2-3 姿態、手勢、臉部數據的組合 ▌14-3 MediaPipe Holistic 模組 14-3-1 建立模組物件 14-3-2 處理影像並取得結果results ▌14-4 AI 全身動作偵測與視覺化 14-4-1 基本預設繪製全身關鍵點 14-4-2 官方推薦標準樣式繪製全身關鍵點 14-4-3 繪製全身關鍵點 – 去背與背景是影片 ▌14-5 Holistic 全身偵測的創意應用 14-5-1 創意應用 14-5-2 AI 健身教練 - 深蹲計數器
第15章 DeepFace 人臉辨識 設計門禁系統 ▌15-1 DeepFace 簡介 15-1-1 什麼是 DeepFace ? 15-1-2 DeepFace 與一般人臉識別的差異 15-1-3 DeepFace 在 AI 和計算機視覺中的重要性 ▌15-2 預訓練模型下載檔案 15-2-1 比較DeepFace 與MediaPipe 模組 15-2-2 預訓練模型下載 ▌15-3 使用 DeepFace 進行人臉分析 15-3-1 使用 DeepFace 進行人臉分析 15-3-2 年齡預測 15-3-3 性別預測 15-3-4 情緒分析 15-3-5 種族預測 ▌15-4 DeepFace 的人臉辨識技術基礎 15-4-1 深度學習與卷積神經網路在DeepFace的應用 15-4-2 人臉辨識的主要步驟 ▌15-5 人臉辨識實作 15-5-1 基礎實例 15-5-2 認識DeepFace 支援的深度學習模型 ▌15-6 設計企業門禁系統 15-6-1 建立人臉數據庫 -( Embedding 存儲) 15-6-2 將人臉與數據庫特徵向量比對 15-6-3 門禁系統設計 |
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