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胡嘉璽
研究領域為LLM、Vibe Coding、Context Engineering、量子電腦、容器。 喜歡旅遊、重訓、天文、物理、美食、爵士樂及貓咪。 聯絡方式:github/joshhu |
目錄
▌第一部分:基礎篇
第0章 Vibe Coding 嘗鮮一下 0.1 開發第一個應用程式 0.2 本章小結
第1章 Vibe Coding 必備的基礎知識 1.1 什麼是Vibe Coding 1.2 LLM 的基礎 1.3 目前Vibe Coding 的問題 1.4 Cursor 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 1.5 Spec Driven Development 的興起 1.6 本章小結
第2章 前置工作及安裝Cursor 2.1 先設定git 及GitHub 2.2 開始安裝Cursor 2.3 帳號註冊與登入 2.4 第一次啟動Cursor 2.5 Cursor 最好用的設定先弄好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前置工作及安裝CursorCursor 核心介面與基本操作 3.1 一定要懂的Cursor 概念:AI 輔助 3.2 一定要懂的Cursor 概念:上下文及模型 3.3 先了解整個Cursor 的介面 3.4 Cursor 的設定部分 3.5 Cursor 專屬的設定 3.6 如何使用Cursor 管理專案 3.7 本章小結
▌第二部分:進階篇
第4章 前置工作及安裝CursorTab 自動完成功能 4.1 Tab 自動完成的基本概念 4.2 Tab 的跳轉功能 4.3 Tab 的進階功能 4.4 Tab 的設定與控制 4.5 Tab 功能實作範例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Agent 基礎功能 5.1 Agent 概述 5.2 聊天管理功能 5.3 摘要功能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Agent 進階功能 6.1 Agent 自動產生待辦清單(Planning) 6.2 工具組 6.3 程式碼套用 6.4 差異檢視與審查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Agent 進階功能AI 聊天功能與應用 7.1 聊天介面詳解:你的AI 互動控制台 7.2 探索聊天模式:與AI 的多種互動方式 7.3 與AI 高效溝通的藝術:提問的技巧 7.4 聊天記錄的管理與應用:累積你的AI 知識庫 7.5 使用Tools 功能:擴展AI 的能力 7.6 使用 Apply 功能:快速套用 AI 的程式碼建議 7.7 本章小結
第8章 背景代理(Background Agent) 8.1 如何使用背景代理 8.2 什麼時候需要用背景代理 8.3 背景代理的環境設定 8.4 環境設定檔案 8.5 背景代理的模型支援 8.6 安全性考量 8.7 背景代理範例 8.8 本章小結
▌第三部分:上下文工程篇
第9章 行內編輯(Inline Edit) 9.1 核心操作模式 9.2 迭代式互動與智慧上下文 9.3 終端機整合(Terminal Integration) 9.4 本章小結
第10章 Rules 功能- 讓AI 乖乖聽話 10.1 System Prompt 10.2 三種Rules 類型:各司其職的規則管理 10.3 Rules 的工作原理:持久化上下文 10.4 Project Rules:專案層級的規則 10.5 產生規則:從對話直接建立 10.6 最佳實務:撰寫有效的規則 10.7 規則範例:實際應用案例 10.8 常見問題解答 10.9 記憶(Memories) 10.10 誰說Rules 要自己寫的? 10.11 本章小結
第11章 程式碼庫索引與忽略檔案 11.1 程式碼庫索引基礎 11.2 多根工作空間支援 11.3 PR 搜尋功能 11.4 忽略檔案設定 11.5 常見問題 11.6 本章小結
第12章 @ 符號的上下文管理 12.1 @ 符號的技術原理 12.2 檔案引用技術(@Files) 12.3 資料夾引用技術(@Folders) 12.4 程式碼片段引用(@Code) 12.5 文件引用系統(@Docs) 12.6 Git 整合技術(@Git) 12.7 對話歷史引用(@Past Chats) 12.8 規則引用系統(@Cursor Rules) 12.9 網路搜尋整合(@Web) 12.10 連結處理技術(@Link) 12.11 變更追蹤系統(@Recent Changes) 12.12 語法檢查整合(@Lint Errors) 12.13 輔助引用功能 12.14 最佳實踐和效能最佳化 12.15 本章小結
第13章 Context 上下文管理 13.1 為什麼上下文這麼重要 13.2 Cursor 怎麼處理上下文 13.3 @ 符號:精確告訴AI 要看什麼 13.4 Rules:AI 的工作守則 13.5 MCP:連接外部世界 13.6 讓AI 自己收集資訊 13.7 上下文管理的實戰技巧 13.8 本章小結
第14章 讓Cursor 飛起來- 模型上下文協議(MCP) 14.1 為什麼需要MCP? 14.2 大概介紹一下MCP 的原理 14.3 在Cursor 中安裝MCP Server 14.4 本章小結
第15章 Cursor 的超強外掛-33 個最重要的MCP 伺服器 15.1 檔案系統管理類MCP 15.2 開發工具與版本控制類MCP 15.3 團隊協作類MCP 15.4 網路與自動化測試類MCP 15.5 資料庫與知識管理類MCP 15.6 文件查詢與AI 助手類MCP 15.7 整合使用策略 15.8 最受歡迎的20 個MCP 伺服器 15.9 MCP 集散地 15.10 本章小結
第16章 Cursor 的模型選擇與設定 16.1 模型選擇策略 16.2 進階模型功能 16.3 模型設定與組態 16.4 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16.5 Cursor 支援的模型一覽表 16.6 模型選擇的基本概念 16.7 模型的行為模式與選擇策略 16.8 實用的選擇技巧 16.9 GPT-5 模型的加入 16.10 本章小結
▌第四部分:實戰篇
第17章 叫Cursor 乖乖聽話:AI 專用PRD 的重要性 17.1 AI 主導,不是輔助開發 17.2 建立針對AI 的PRD 17.3 完整的傳統PRD 範本 17.4 完整的AI 專用PRD 範本 17.5 在Cursor 中實際運用AI 專用PRD 17.6 本章小結
第18章 用ChatGPT 產生產品的PRD 18.1 使用ChatGPT 來產生第一版的PRD 18.2 產生PRD 的過程 18.3 本章小結
第19章 利用PRD 建立完整系統 19.1 事先的預備工作 19.2 建立專用的模式與Rules 19.3 開始實作 19.4 修正錯誤 19.5 功能驗證 19.6 在你的電腦上執行這個程式 19.7 用TDD 的方式開發專案 19.8 本章小結
第20章 Cursor 的實際應用與多語言支援 20.1 網頁開發的完整流程 20.2 架構圖表與系統設計 20.3 多層級架構的C4 模型 20.4 大型程式碼庫的管理策略 20.5 文件工具的靈活運用 20.6 Python 開發環境的設定 20.7 JavaScript 與Swift、Java 開發支援 20.8 Rules 自動化與工作流程最佳化 20.9 深度連結與安裝自動化 20.10 上下文管理的進階技巧 20.11 本章小結
第21章 極簡快速的開發方式- Cursor CLI 21.1 安裝Cursor CLI 21.2 基本的使用 21.3 進階用法 21.4 Agent 模式的重點:AGENT.md 21.5 使用Agent 模式開發應用程式 21.6 本章小結
後記 |
序
|